征信跑偏时“或将”面临信用崩塌,杜绝将无还

 新闻资讯     |      2022-06-02 10:36


原创作者:“慕风说”支付曝光台略有改动


征信跑偏时“或将”面临信用崩塌的时候,如果是这样征信就已经不具备任何价值了!比如民营企业主,他们失败难道是不诚信吗?比如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他们是因为没有诚信吗?某种程度上来说,征信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管理lbx的一种工具了。这是一个网友对征信的理解,不可谓不透彻。有一说一,如今的征信有点跑偏了。


为什么说征信跑偏了


征信是什么?征集个人信用信息。

征信的目的是什么?惩治失信行为,纠正失信错误,从而构建和谐诚信社会。


1、征信的对象跑偏了。


失信的行为有哪些?比如不按照合同履约,比如生产假冒伪劣,比如贪污受贿,比如对婚姻不忠,比如违反职业道德等等...但凡是没有按照约定成俗的规矩,或者法律规定,合同约定的,都可以视为失信。


可是,你见过哪个假冒伪劣生产商受到失信惩戒,哪个违反职业道德的受到失信惩戒了?很显然,现在的失信惩戒直接的作用,就是帮助债权人讨债了。


2、征信的时间限制跑偏了。


大家都知道,当你履行完偿还义务后,你的个人失信信息还会被保留5年。就是说,即便是还完债,5年之内还是有信用污点。


简单算一下,一个债务人打拼5年还完债务,失信信息再保留5年,就意味着10年过去了。一个人有几个5年?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地毁掉一个人。当然这也是为了惩戒哪些失信的人,对于恶意失信的这么做没问题。对哪些因特殊原因导致无还款或不能履行合约的(非恶意),且态度端正的债务人就有些尴尬了。


要知道,躺进黑名单的人,并不都是不讲诚信,大部分是迫不得已,没有偿还能力,就只能进黑名单。如果对哪些因特殊原因导致无还款或不能履行合约的(非恶意),且态度端正的债务人而言,拼死拼活的履行完合约后,5年的征信不良,这有些矫枉过正的感觉?


3、征信的方式跑偏了。


失信,一定是恶意行为?但是因为地震,水灾,不可抗拒因素如YQ、重病等原因造成失败破产,债务无法偿还,合约无法履行,搞得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没下顿,生存都无法保障,是恶意的吗?


最近几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而这样的债务人,也占据了失信名单的半壁江山。征,如果连恶意还是非恶意都无法分辨,无差别,一刀切地将所有不能按时履行偿还债务的人纳入失信人名单,就那么些矫枉过正。


当然,对于恶意逃废债的行为,做出失信惩戒是必须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现实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被纳入失信人名单中的债务人,实际上是没有偿还能力的,不是恶意的,而且也在积极地应对。但即便是你尽了100%的努力。


如果征信跑偏,会造成什么后果


正如题目说的那样,征信如果跑偏,将面临信用崩盘。信用崩盘带来的是经济崩坍,失业潮,通货膨胀,每个人都不会幸免。可能说的有些偏激,但极大可能产生这些因素,还请大家评论区批评指正。


1、一刀切的操作,让非恶意失信的债务人,雪上加霜。


在执行网上明显地写着:如果纳入失信人名单,将对债务人进行联合惩戒,寸步难行。都寸步难行了,债务人如何生存,如何挣钱还债?还不了债,那岂不是一辈子待在黑名单里?


2、对于恶意失信的,信用惩戒犹如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该失信的还是失信。


3、反正摆脱不了失信名单的限制,部分债务人便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最后发现,不想进黑名单的进去了,进去的想出很难出来了,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征信如何在债务处理中发挥作用


任何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其作用都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之所以现在出现无差别的强制执行,说白了就是执行人员的意识形态出现问题。


有些是碍于申请人的情面,有些是执行人员带着对失信的偏见,有的干脆就是不作为,怕麻烦。当然,甄别债务人是个系统庞大的工作,但是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公平。杜绝将没有偿还能力且态度端正的债务人纳入失信人名单,这是善意文明执法的宗旨。相信我们的征信制度会越来越完善,就像疫情期间,各大银行出台的相关政策 ,减免利息,延期还款,不上报征信。


征信的作用是引导


对于失信人员,尤其是非恶意失信的债务人并且态度端正,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而不是将他们关进笼子。在笼子里束缚太多,会造成真正面对的人束手束脚,对纠正失信行为很不利。当债务人有偿还能力,才有纠正失信行为的条件。


事实上,失信惩戒往往正是限制了债务人的发展,甚至阻滞他们走出债务泥潭,这对失信重建是极为不利,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觉得,当前的征信也好,法律法规也好,对于债务化解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


对恶意逃废债的,必须用刑事手段来处理;对于非恶意失信的,给予信用修复,恢复他们的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创造能力。唯有如此,让恶得到惩治,让诚而不幸者有机会回归正常。这才是征信该有的样子!看到这里的粉丝们,欢迎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