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提醒:“高息存款”勿轻信 谨防“馅饼”变

 新闻资讯     |      2022-05-23 10:20


5月20日,浙江银保监局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金融诈骗或非法集资陷阱。


浙江银保监局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金融消费者掉入了金融诈骗或非法集资的陷阱。比如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轻信了所谓的“高息存款”的虚假宣传,“存款”不翼而飞,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


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很多人往往只看高收益,却忽视了高风险。为此,浙江银保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多学习金融知识,守护资金安全。


一是树立正确的投资观。

一定要记住不可盲目跟从投资,存款是最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如果宣称存款利率高于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谨防受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必要时可与成年子女商量,对“高息存款”要冷静分析,不要轻信高收益、高回报承诺,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二是注意识别金融机构正规存款渠道。

监管部门规定 “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金融消费者切勿在非银行自营网络平台办理存款业务,不要随便从不明链接进入所谓的金融机构网络平台,防止被虚假网络平台骗取资金。


三是通过网络渠道办理异地存款更需谨慎。

监管要求地方性法人银行开展的网络存款业务,应立足于服务当地有网点的区域。金融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本地有营业网点的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如需在本地无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应进一步核实异地金融机构是否为正规金融机构以及经营状况等相关信息。


四是不要轻易通过他人办理存款业务。

不要轻易通过熟人、朋友、资金掮客代为办理存款业务,除非有特殊情况,能自己办就自己办。


五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向陌生人透露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身份信息,不轻易出借身份证、工作证等重要证件给他人使用,保管好银行卡、网银密钥和账户信息,以防存款被盗取。